辽宁省商务厅

政府信息公开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关于实施辽宁自贸区提升战略的建议》(0015号) 提案的答复
来源:

民建省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实施辽宁自贸区提升战略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省商务厅高度重视,会同沈阳、大连、营口市政府及三个片区管委会进行了认真研究,贵委的建议符合中央精神和辽宁实际,提出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精准到位,对于进一步实施辽宁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具有很强的决策参考作用。

  辽宁自贸试验区自2017年4月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全力推动高水平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能级不断提升,在积极发挥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和引领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中成效显著。

  经过6年的建设发展,辽宁自贸试验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全面完成国家赋予的6方面123项试点任务。同时,我们制定了《进一步深化中国(辽宁)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明确了新一轮92项改革创新任务。二是形成了一批“辽字号”改革创新成果。省政府共分六批向全省推广了179项辽宁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经验。共计15项“辽宁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入选数量在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位居前列。三是制度创新释放发展活力。在深化投资领域改革、推进贸易便利化改革创新、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大胆探索、扩大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四是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快速发展。SK海力士、东风日产、大众变速箱、泰星汽车能源等一批龙头项目加速聚集。截至2022年底,累计设立企业8.4万家,注册资本1.2万亿元。2022年实现税收125.1亿元,是成立前的五倍。六年来累计完成税收699.4亿元,年均增长率10.5%。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8.3亿元,同比增长255%。六年来累计完成1348.4亿元,年均增长率8.8%。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17年的628.4亿元,跃升到2022年的1095.9亿元,年均增长11.7%,六年累计完成5478.6亿元。五是对外开放稳步提升。辽宁自贸试验区从2017年实际利用外资0.15亿美元,发展到2022年实际利用外资13.4亿美元,实现了90倍增长,年均增长率145.7%。六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2.6亿美元。从2017年外贸进出口额1128.2亿元,发展到2022年外贸进出口额1300亿元,年均增长率2.8%。六年累计外贸进出口额8193亿元。

  各方面的建设成效为自贸试验区实施提升战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根据民建省委提出的5点建议,我们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产业专项研究

  建议中提出“面向自贸区提升战略,要提升制度创新供给的精准性,关键是要解决从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到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的堵点问题。”抓住了推动自贸试验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省自贸办与商务部积极沟通,争取了国家七个方面的产业支持。一是制定实施 RCEP 三年行动方案和 RCEP 综合示范区建设方案,建设大连 RCEP 国际商务区、沈阳 RCEP 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打造 RCEP 地方合作示范区。二是高质量发展氢能、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集群,推进氢能生态圈建设,推动制氢项目落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优化双 D 港产业孵化基地建设。三是深化大宗商品贸易制度创新,推进北良港区大豆离岸现货交收库建设,推动原油、液化天然气、粮食、铁矿石等进出口、出入库监管创新,推动集装箱运力期货上市。四是鼓励综合保税区内企业按照国家公布的维修产品目录,在综保区内开展两头在外的数控机床维修业务,推动以机床等为重点的高端装备维修业务发展,形成数控机床维修产业集群。五是加快建设国际艺术品仓储中心以及数字化认证平台,依托现有交易场所开展展览展示交易,依法合规探索艺术品交易模式及管理创新。六是科学稳妥推进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产业发展,建设生物降解产业技术研究院、公共检测服务平台、数字化产业科技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组建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七是深入实施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健全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度转换经营机制,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对国有企业实施差异化分类考核。

  同时,三个片区也通过锚定龙头企业,优化行业生态等方式,促进行业和产业的创新发展,紧跟国家战略部署,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连片区着眼壮大产业链规模,瞄准新兴产业,培育产业新动能,提升产业转型升级质效。初步构建以汽车及零部件、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为核心的“242”产业体系,加速培育壮大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数字信息、生命健康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做强港航物流、金融2个服务支撑产业。初步建立氢能“制、储、运、加”全产业链,搭建油气国际贸易、矿石分拨、商品汽车枢纽、粮食物流贸易等大宗商品贸易平台。按照《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部署,全力打造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先行示范区。目前,片区聚集了辽港集团、东风日产、SK海力士·英特尔、泰星能源、东芝机车、欧姆龙、爱丽思等一批现代企业;沈阳片区引进重点项目落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瞄准跨境电商头部企业,积极开展精准招商,京东东北中心仓、菜鸟东北中心仓试运营,实现跨境电商1210、9610、9710和9810全模式运营,完成交易额22.9亿元。推进盛大门全业务模式开通,实施跨境电商连锁体验店培育计划,累计20家跨境电商线下体验店开业运营。建成并运营进口消费品展示体验中心,通过“前店后仓”创新模式,推进O2O商品线下直提取得实质性进展,3分钟完成清关放行,使市民感受到不出家门“买全球”的自贸新体验;营口片区以制度创新带动产业发展,构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重点发展智能安全应急装备、高端汽车零部件、节能环保装备、食品与轻工等产业,积极构建智能安全应急装备特色产业基地,不断提高产业垂直整合程度。创建新兴产业及科技研发集聚区,发展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及医疗器械、工业互联网应用、科技研发与科创服务等产业,积极构建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现代商贸物流及保税产业集聚区,依托综合保税区,重点发展保税维修、维修再制造、保税分装、粮食深加工等保税仓储、保税加工、现代物流、跨境电商等产业。形成平台经济与总部经济集聚区,发展总部经济、现代金融、平台经济、商品展示等产业,积极构建现代商务中心。集科研、办公、辅助商业配套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技产业园区。

  二、关于向生产性及生产性服务型要素降成本发力

  辽宁自贸试验区持续加大对行业协会、头部企业及优秀创业者的走访、调研力度,进一步摸清产业内部运营的成本构成,通过开展制度创新,优化全过程营商环境,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沈阳片区围绕自身产业发展需求突破制度障碍,把市场主体的感受度放在首位,深入沈飞民机、新松机器人、东软医疗等重点企业,围绕企业痛点开展“首席服务官”调研,梳理问题151项,解决诉求51次,以制度创新赋能辽宁医学诊疗、沈鼓机电等多家企业,形成了一批务实管用的改革成果,切实提升自贸区企业对制度创新的获得感。形成了国际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新模式等多项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制度创新成果;大连片区建强氢能全产业链,深化央地合作,扩大中石化甲醇站内制氢项目产能,加快建设6座“五位一体”综合加能站,推动中石化氢能产业园落地投产,积极参与“沈大氢能高速走廊”建设,助力大连市打造中国氢能产业创新策源地和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壮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推动奇瑞新一代车型导入、东风日产新逍客换代升级。加快建设奇瑞汽车配套产业园,争取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力争实现每年出口10万-15万辆,创造贸易额90亿元。加快建设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先行示范区,聚焦医疗器械、生物创新技术、高端医疗服务等前沿领域,发挥东星医美产业园、中科睿极生物科技等重点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补齐产业链降低企业成本;营口片区围绕支持企业发展实施数字赋能,提升企业整体发展能力,通过搭建产业研发创新平台,降低企业发展成本,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依托平台抓手,吸引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建设网络货运平台,依托“辽宁省道路货物运输监管平台”,建设自贸区网络货运产业园,加快网络货运业务发展,提供物流运输后市场服务,促进物贸产业集聚,服务地区经济的发展。网络货运产业园区2022年8月经投入运营,现已入驻企业13家,大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省自贸办还从制度性供给的角度积极谋划,出台政策扶持,促进行业、企业发展,降低经营成本。一是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辽宁省分局制定了《关于金融支持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了22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更好地服务辽宁自贸试验区企业发展,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推动辽宁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进一步助力自贸试验区发展。二是出台《辽宁省支持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制定了支持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的“黄金七条”,在财税返还、产业发展、人才激励、物流通道建设等方面进一步降低自贸试验区企业经营成本。三是为持续发挥外事职能和资源优势,打造最优外事营商环境,经与省外办沟通协调,印发施行了《辽宁省外办关于服务辽宁自贸试验区建设若干措施》,开通自贸试验区出境“绿色通道”服务,提供精准高效的外事保障。

  三、关于商业模式创新与新业态培育

  辽宁自贸试验区高度重视商业模式创新和新业态培育工作,致力将物流、资金流等要素流动与集聚优势转化成本地化的发展优势。沈阳片区不断拓展畅通对外开放通道,新开通阿姆斯特丹直飞沈阳全货机航线,复航洛杉矶、仁川货运包机航线,宝马中美全货机全国首飞。东北首列冷链中欧班列顺利开行,全年开通中欧班列627列。创新中欧班列“区港直通”管理模式,实现综保区与中欧班列节点“一次运抵、一次申报、一次装卸、一次验放”,班列节点非特殊情况不再开箱查验,“区港直通”进出口额达8000万美元。创新中欧班列(沈阳)“邮快跨”新模式,跨境电商140袋总包、约2.4吨货物首次以“国际邮件”模式运抵波兰马拉舍维奇,跨境电商3100多件货物首次以“国际快件”模式运抵德国汉堡,实现了东北地区中欧班列运邮“零的突破”。开通沈阳至俄罗斯、德国的国际公路运输卡航业务,运行23班次;大连片区推动启运港退税政策落地实施,深入贯彻落实《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关于扩大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实施范围的通知》(财税〔2023〕8号),推进以大窑湾为离境港,环渤海主要11个港口为启运港的退税政策落地。积极对接海关、税务等部门,开展跨关区互认、信息互通,会同港口等单位,完善基础配套、仓储物流等准备工作。探索新型离岸贸易,扩大托克辽港离岸贸易规模,丰富拓展市场经营主体。鼓励区内企业抢抓RCEP机遇,开展“委托境外加工”“全球采购贸易”等新业态。联动海关、外汇、商务等部门,创新工作机制,制定具有竞争力的扶持政策,吸引外贸企业聚集,做大做强新型离岸贸易。实施开放平台建设提升行动,扩大高水平开放能级,强化改革开放赋能,高质量实施RCEP,努力成为东北地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和重要链接。打造高效能RCEP实践载体,开展重点面向RCEP国家的招商活动,推动一批高质量RCEP经贸合作项目落地,加快构建面向日韩的特色优势产业链。高效益运营RCEP国际商务区,完善经贸促进中心服务功能,吸引RCEP区域总部聚集,加快打造RCEP区域经贸合作新平台;营口片区积极发展保税特色产业,加速构建粮食深加工产业,总投资1.2亿元的辽宁傲翔进出口有限公司预拌粉加工项目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今年6月达产。总投资2亿元的辽宁蒙营饲料预拌粉加工、总投资1.5亿元的海诚生物科技生物饲料等一批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中。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产业,总投资15.6亿元的辽宁供销汉吉斯跨境供应链有限公司,东北亚国际冷链枢纽暨跨境供应链智慧园区项目正在推进建设中。营口片区通过建立协同发展机制,推动东北首家国家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落户,推动国际国内大宗农产品现货交易市场建设。推进RCEP原产地证和AEO互认相关工作。引进侒琦乐器二手钢琴维修项目和辽宁摩迅机械有限公司进口机械设备再制造项目,2022年12月30日东北地区首票保税维修货物在营口综保区顺利通关。这是东北地区首票以保税维修方式通关的货物,标志着营口综合保税区围绕保税加工、保税维修、跨境电商等产业打造的“保税+”发展模式全面启动。培育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积极建设国家级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创新型产业集群。总投资1.85亿元的辽宁东盛年产4.3万吨生物基全降解改性材料项目、总投资3.3亿元的庭然新材料(辽宁)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新型共挤木塑智能工厂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总投资6亿元的工业互联网数字产业园区建设,为产业发展数字赋能,营口天成消防有限公司的智慧安全工业互联网平台消防安全行业典型应用,列入工信部2021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名单,辽宁瑞华智能矿山大数据平台等产业数字化项目正在建设运行。

  四、关于提升战略的实施能级

  省自贸办主动对接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在自贸试验区加大压力测试力度,为提升战略的实施能级探索路径。一是学习海南自贸港先进经验。为更好地学习海南自贸港的创新经验,省自贸办邀请商务部为全省自贸区和省市有关部门开展专题培训。三个片区根据授课内容,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了20项学习海南先进经验。省自贸办组织三个片区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海南自贸港,开展实地调研学习,拜会海南省委自贸办、省商务厅相关负责同志,就海南自贸港发展建设中先进的管理体制、管理理念,对标国际先进的制度创新经验做法等进行座谈,了解海南各类产业园区建设情况及相关产业政策,探索创新路径,建立工作机制,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推动辽宁自贸试验区战略提升。二是制定自贸试验区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为全面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能级的工作要求,制定了《辽宁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工作举措和工作任务,确保在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和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稳步提升自贸试验区能级。三是梳理辽宁自贸试验区对标先进“工作清单”。为进一步推动辽宁自贸试验区对标先进、同先进地区联动发展,按照创新发展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确立的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梳理形成辽宁—海南重点项目联动创新工作清单;梳理重点企业、产业发展诉求,结合海南自由港优势政策,形成重点企业、产业发展诉求清单;结合发展实际,梳理形成对标先进地区开展创新突破事项三张“工作清单”,省自贸办将根据清单内容,逐步推进,逐项销号。四是制定联动创新区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年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升辽宁自贸试验区能级,建立联动创新区,形成更多辽宁特色制度创新成果。”的有关要求,在征询了相关部门意见后,起草形成了《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实施方案(试行)》,下发各市人民政府及沈抚示范区管委会,开展首批联动创新区申报评选工作,进一步发挥好自贸试验区创新效能外溢作用。五是赴广东自贸试验区学习调研。省自贸办组织沈阳、大连、营口三市商务局和三个自贸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实地到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横琴片区进行调研,考察了新区规划和有关企业,并重点就提升对外开放能力和水平与广东省和管委会相关同志进行了座谈交流,对标对表,学习借鉴。

  五、关于重视智库工作的嵌入性

  省自贸办高度重视智库研究工作与辽宁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的嵌入性,与国家级自贸试验区研究机构和省内大学研究机构长期保持着紧密合作的工作关系,为辽宁自贸试验区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供智力支持。

  2022年年初,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开展辽宁自贸试验区新一轮改革试验”的要求,省自贸办与商务部研究院开展合作,总结梳理各相关部门及沈阳、大连、营口片区提供的创新诉求,聘请商务部研究院深度参与指导,广泛开展调研和征求意见,起草形成了《进一步深化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确定了新一轮92项改革创新任务。经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以省政府文件正式印发实施(辽政发〔2022〕9号)。辽宁自贸试验区在全国复制推广的 “辽字号”改革创新经验的评估认定工作,也是与商务部研究院合作开展的。

  2022年12月,省商务厅与辽宁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成立开放经济研究院,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整合资源,搭建创新合作平台,打造具有国内竞争力、影响力的知名高端智库,为辽宁对外开放新前沿建设,特别是辽宁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辽宁省商务厅

                                                               2023年8月25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