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商务厅

政府信息公开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关于激活农村消费市场 释放“双循环”巨大潜力的建议》(第0406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李文生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激活农村消费市场 释放“双循环”巨大潜力的建议》(第040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促进农村消费发展工作情况 

      近年来,国家及我省高度重视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积极制定出台政策举措,推动农村消费提质扩容。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完成情况看,2021年全省乡村社零额同比增长11.0%,增速高于城镇2.1个百分点,消费规模占社零总额比重为15.0%,较2020年和2019年分别提升了0.3、2.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农村消费正在稳步发展,消费规模持续扩大。 

      (一)统筹做好农村商业建设工作。一是成功承办全国农村商业建设工作现场会。2021年,全国农村商业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我省海城召开,胡春华副总理以及多个国家部委、18个省区市领导共150人出席会议,会议的成功召开为我省农村商业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会后,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传达胡春华副总理在海城、营口考察时的讲话要求,部署全省农村商业建设工作。二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工作要求。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商务部等17部门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商务部等15部门办公厅(室)关于印发〈县域商业建设指南〉的通知》和全国农村商业建设工作现场会部署,印发了《辽宁省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实施方案》,强化我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顶层设计,为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与消费提质良性循环奠定坚实基础。 

  (二)出台支持农村消费政策措施。2021年,省商务厅先后印发了《辽宁省商务厅等13部门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实施举措的通知》和《关于全面促进消费增长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实施意见》,提出围绕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加快发展乡镇生活服务、优化农村消费环境三个方面补齐农村消费短板弱项,深入挖掘县乡消费潜力;出台了推动乡村消费,加大农村流通设施投入等具体举措,进一步推动县乡消费平稳增长。省人社厅会同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省教育厅印发《教育部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实用高效发展 提升服务辽宁振兴能力的意见》,将“扶持涉农专业发展,扩大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培养规模”列入我省改革任务清单,加大乡村实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省交通厅配合省邮政管理局制定了《辽宁省进一步加强交邮合作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推进农村物流县乡村三级节点建设。省文旅厅印发了《关于督导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使用奖励资金 提升乡村旅游质量的通知》,指导各市提升资金使用效能,重点用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宣传推广等旅游发展领域。省金融监管局推动出台《关于金融支持辽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 

  (三)鼓励支持农村电商发展。一是推动县域电子商务发展。积极发挥我省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不断探索农村电商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各县域电子商务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全省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和仓储物流体系基本建立,电商快递服务实现对行政村的全覆盖。截至2021年,全省共有21个县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共建设电商服务中心41个、县级电商仓储物流网点128个、村级电商服务站超过2万家。二是加强电商人才培育。2021年,全省累计开展电商培训近8万人次,带动创业就业超过7万人,举办了第六届辽宁省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组织开展农村电商人才项目选拔赛,推选一批电商项目参加全国创业创新大赛,积极培育一批创业创新主体,进一步拉近农村居民与消费市场距离。三是强化农村品牌推广。开展辽宁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活动,2021年共组织完成10场首季推介活动,覆盖全省14个市及所属县区,26大区域品牌,83个优质农产品品牌,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5100万人次,直播观看量累计达1600万余次。四是创建供销电商省级平台。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新趋势,鼓励各地积极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大力发展网上商城、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销售新模式。辽宁供销快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全面对接“供销e家”电商平台,致力于农村电商等业务发展,提升了供销社流通现代化服务水平。 

  (四)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精神,积极推动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整合农产品优质基地。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逐步形成林果、蔬菜、特色养殖等大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五统一”系列化服务,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标准化生产。二是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注入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投资农产品初加工、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等项目。加大对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支持力度,整合财政资金2亿元对全省农产品加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进行贴息扶持,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加工园区聚集。三是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近年来,我省持续推动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2021年,从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协调安排2100万元,对21个国家级重点村给予100万元资金支持。截至2021年全省共有35个村和3个乡镇获选“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98个村和5个乡镇获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四是推动农村商业发展。引导37个项目建设,乡镇市场经营环境持续改善。鼓励辽叶e家、超市发等51家品牌连锁店下沉供应链,实现统一标识、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统一配送,提升农村消费品质。改造升级23家乡镇农贸市场,建设交易厅棚、地面硬化、给排水等硬件设施,改善了农村居民消费环境。推动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融合发展提速,深入推进“快递进村”,全省快递进村服务覆盖率已达99.8%,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87.8%。 

  (五)强化农村金融支持力度。一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召开全省金融机构座谈会,与相关业务部门和驻辽银行、证券、保险等35家金融机构共同分析金融支持“三农”等领域的难点、堵点,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三农”等领域发展。二是推动银企精准对接。掌握农业领域企业融资需求,发送金融机构组织对接服务。召开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对接会,向金融机构推介742家农业企业的112亿元融资需求,向农业企业推介52家金融机构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推动银企精准对接。三是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聚焦“三农”领域金融产品和服务短板,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支持省农担公司开发“创业宝”产品,对农村创业主体, 提供不超过20万元,期限不超过3年的快捷、易得的担保服务产品,推广“小额极速贷”“惠农e贷”等支农信贷产品,丰富“三农”领域金融产品,提升“三农”主体获得感。四是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支持省农担公司、 大连农担公司不断健全服务网络、扩大业务规模,为“三农”领域各主体提供担保增信服务,构建了覆盖全省14个市、90个县区、1064个乡镇的农业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引导省农行、省邮储银行、省农信社等金融机构与省农担公司等担保机构深入合作,2021年共向2.4万农业主体新投放担保类个人涉农创业贷款37.5亿元。五是推进农信机构改革。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启动全省农信机构改革工作,积极推动全省农信机构建成产权清晰、治理规范、资本充足、支农支小特色鲜明的现代农村中小银行体系,有效提升对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水平。六是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探索全省信用乡、信用村建设,推动省农信社开展整村授信活动,截至2021年末,共组织全省59家法人行社对9829个行政村开展整村授信,行政村覆盖率达92.8%,累计采集农户163万户,已授信24万户,农户新增贷款投放172亿元。 

  (六)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推动农村公路提质改造,推进农村公路按双车道标准建设改造,对具备条件的窄路面实施加宽改建,大幅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二是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以来,我省先后3次争取到全国电信普遍服务专项资金支持,完成了全省11221个行政村光纤覆盖,4G网络普及率达到100%,20人以上的自然村落覆盖率达98%。三是推进农业农村部信息进村入户。2016年至2021年,全省依托益农网上传、发布各类公益信息达30万条;12316语音咨询达300万人次;开展便民电商服务60万笔;村级信息员培训数量9930人次。四是健全县域医疗卫生体系。2019年起,全省统筹推进县域综合医改,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全省县域医共体建设100%覆盖县(市),共组建50个医共体,覆盖全省85所县级医疗机构、664所乡镇卫生院、33所社区中心、7045所村卫生室、45所社区医疗服务站及80所民营医疗机构。五是培养乡村实用技术人才。近三年来,通过开展高职扩招工作,共招收农民工5171人,新型职业农民622人,广泛开展面向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全面实施工农业培训项目354个,开展各类培训572班次,培训人数达10余万人次。六是建立完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截至2021年底,全省城乡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040.9万人,其中,领取待遇人数为437.9万人,全省农村居民已基本实现养老保险应保尽保。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虽然我省在推动乡村消费发展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正如您在建议中提到的,农村居民消费还存在着一些堵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物流网络不够完善、消费产品种类较少等一些问题仍在制约乡村消费发展。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及我省工作部署,并认真吸纳您的建议,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因地制宜建设完善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分工合理、布局完善的一体化县域商业网络体系。 

  (一)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融合发展。一是支持企业数字化、连锁化转型。引导商贸流通、供销、邮政等企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从传统批发零售向上下游一体化供应链服务转变,促进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重组,提升管理水平和流通效率,培育一批县域龙头商贸流通企业。二是培育农村新型商业带头人。举办创业创新和技能大赛,激发返乡入乡人员创业热情。吸引辽宁籍网红主播和电商从业者返乡创业,引进电商职业经理人等外部人才,培育一批“乡村网红达人”。推广农村商业网络公开课,共享培训资源。三是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进一步推进家庭农场名录建设,加强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和区域性家庭农场协会或联盟创建。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行动,加大对运行规范的农民合作社扶持力度。支持种养大户扩大规模、更新品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力度。一是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发挥好政策工具作用,综合利用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等货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等“三农”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为稳住农业基本盘提供资金保障。进一步研究梳理“三农”企业融资需求,更加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多层次银企对接,推动信贷资金精准投放。二是指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支持金融机构以农村需求为导向,积极创新低成本、可复制、易推广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针对农业生产经营特点,深挖“三农”融资堵点,积极推广首贷和信用贷款产品,继续鼓励金融机构规范开展农业设施抵押贷款、生猪等活体畜禽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等业务,逐步扩大规模。三是发挥多种金融手段合力效应。加大对农业企业上市支持力度,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市,研究建立农业 领域政府投资基金,打好多种金融工具的“组合拳”,提升金融支农的强度和粘性,更加有力地支持农业生产经营、助力乡村振兴。四是持续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借鉴有益经验,推进信用乡(镇)、信用县建设试点,形成授信规模、贷款期限等方面的配套措施,优化农村信用环境。持续开展打击非法集资和恶意逃废债务等行为,加强普法宣传活动,提升涉农主体诚实守信和辨识风险意识。 

  (三)健全农村服务保障体系。一是继续提高社保水平。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开展基金委托投资运营,推动农村居民养老保险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二是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加快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完善运行保障机制,加强资源统筹,推动县域医共体内人、财、物、信息等优化融合,实施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集约管理。促进患者有序转诊、信息互联互通、医防高度融合,不断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绩效。三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支持辽宁农业技术学院、辽宁职业学院等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建设,建设一批省级兴辽卓越专业群。推动职业教育与高素质农民培训有效衔接,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教育资源优势,通过“送教下乡、送教上门”的方式,广泛开展农业科技职业技能培训。 

  (四)完善农产品市场网络。一是加快发展产地市场体系。围绕我省蔬菜、水果、畜牧、水产等特色农产品主产区,加快推进田头市场建设,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培育一批国家级和区域性农产品产地市场,提升价格形成、信息服务、物流集散、品牌培育、科技交流等功能。二是提高农产品市场公益性功能保障能力。鼓励各地政府通过土地作价、投资建设、财政入股、购买服务、产权回购、公建配套、财政补助等方式,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的公益性功能。三是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以农产品主产区、重要集散地和主销区为基础,提升产地初加工、批发和零售等环节功能,促进流通节点有效衔接,完善跨区域产销链条。培育一批全国农产品骨干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带动生产、运输、仓储、流通等各环节信息互通、共用共享。四是推动农产品零售网点建设。支持农贸市场、菜市场、社区菜店实施环境改造,明确功能分区和间隔距离,丰富业态,进一步增强检验检测、冷藏保鲜、产品追溯、加工配送、消防安全、垃圾污水处理等能力。 

  (五)增强农产品上行能力。一是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重点区域先行示范带动,在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以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推行农业生产“三品一标”。二是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能力。支持产地建设改造具有产后商品化处理功能的集配中心、产地仓等设施,配备产后清洗、加工、预冷、烘干、质检、分级、包装、冷藏等设备,补齐农产品供应链“最初一公里”短板,鼓励加强产地移动型、共享型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和错峰销售能力。三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中小微企业等发展产地初加工,培育一批农产品初加工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拓展延伸产业链。 

  (六)完善县域商业流通网络。一是增强县城商业综合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支持城市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新建改造县城商场、购物中心、大型连锁商超等现有商业网点,丰富电影电玩、健身娱乐、康养休闲、育儿早教、商旅融合等新型业态,促进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融合发展,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二是提高乡镇商业服务能力。推动乡镇商贸中心零售、餐饮、娱乐、美容美发、维修、亲子、健身、教育、电商等业态融合发展,提升辐射周边中心村直营店、加盟店的能力,把乡镇商贸中心打造成带动农村商业的联动节点和网络枢纽。改善乡镇集贸市场经营环境,把乡镇集贸市场打造成为农村居民日常消费和社交的重要场所。三是推进村级商业规范化建设。支持连锁、物流、电商等企业改造升级夫妻店、小卖铺等传统网点,在人口集中的中心村发展直营连锁,做到就地招录员工,企业派人管理经营,完善收银、监控、库存、追溯、过期食品拦截等现代化信息系统功能。支持邮政企业建设村级邮政综合服务站点。 

  (七)加强农村市场监管。一是加强农村市场监管执法。完善市场监管城乡联动机制,充实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完善商品质量、“双随机、一公开”和进货台账、不合格商品退市等监管制度,依法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二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结合春耕等重要农时,加大化肥、农药、农膜、农业机械及零配件等重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化肥、农药等重点农资产品制假售假行为。加快农资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农业生产资料经营行为。三是加强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加大与农村居民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力度,督促企业严格质量管控。深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完善农村市场食品安全治理机制,依法查处掺假用假、以假充真及虚假广告、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 

  (八)丰富农村消费市场。一是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消费品。鼓励企业根据大数据分析掌握农民消费需求,开发定制适合农村市场的优质商品和服务。开展汽车、大家电、家居等下乡活动,加强售后维修网点建设,促进农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二是优化农村生活服务供给。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加快建立完善县乡村协调发展的生活服务网络,丰富餐饮、亲子、洗浴、教育、健身等服务。鼓励生活服务业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向乡镇延伸服务网络,提升农村服务品质。三是提升县域文旅服务功能。支持县、乡、村三级商旅文体联动,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和乡村旅游。打造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乡镇特色村。因地制宜开展田园种养、农产品加工、家庭手工业、庭院休闲、特色餐饮等庭院经济,引导传统农家乐、渔家乐向特色民宿转型。 

  

辽宁省商务厅 

2022年6月15日 

附件下载